• 昆山城市空间发展新支点——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
来源:工程部 标签: 日期:2017/1/10

 

作为昆山首条快速路,昆山市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于2015年4月30日通车试运行,总投资约120亿元,由G312、黄浦江路、S339、江浦路四条道路组成。中环快速路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为城市空间的发展架起支点,撬动城市格局向外拓展延伸的幅度。

辛勤汗水,造就精品。2012年6月19日正式开工,到2014年12月24日完工,整个工程全长44.21km,全线包括3座互通立交(高新区立交、陆家立交、周市立交)、14组菱形立交、地面辅道、排水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这些无不凝聚着工程人的汗水和辛勤付出。整个中环建设,31个月中,我们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协作,克服了交通组织难度大、拆迁难度大、高支架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中环西线跨沪宁高速钢结构桥梁整体顶推施工技术难度大、钢桥面ERS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难度大、地面道路路基改造难度大及路面工程体量大、时间短、要求高这七大工程推进难点。尽管中环建设工期短、任务重、难度大,但是为保证工程质量,建设中,我们推行工程标准化建设,设立标准化项目部11个,监理组5个, 标准化试验室13家,努力达到建设程序规范化、工程管理制度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进度控制科学化、投资控制精确化、交竣工管理快速化。

中环施工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凭借过硬的施工质量、严格的管控措施、精良的施工工序得到各界一致好评,先后获得了2015年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和2016年省优质工程等奖项。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同时,成功的将压力转换成动力,用钢筋混凝土描绘出了属于昆山自己的交通蓝图。中环施工管理的过程同样也是交发集团学习积累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今后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打造精品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能更好地为昆山交通发展服务。

不断优化,活力中环。不断关注舆情,注重服务群众。中环高架自试运行以来,收到多项有关优化高架建设的针对性建议,交发集团对此高度重视,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及建议收集整理,与各方专家探讨确定相关实施方案。例如,针对三水萧林等十处噪声污染严重地段增设声屏障,调整中华园路与江浦路路口交通渠化表现,合理分配车道,确保交通畅行。完成长江北路前进西路、萧林路、马鞍山路等路口拓宽、优化工作,增加行车道,减小上下班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状况。

安排全线检修,逐步消除隐患。中环高架部分段落雨天有漏水现象,交发集团对此进行排查维修,同时对地面道路全线红绿灯故障进行排查,重新布设非机动车道信号灯线路,确保辅道红路灯正常显示。对于个别信号灯座、路面标志标牌、雨污水井损坏等情况,交发集团为求第一时间发现故障,第一时间消除故障,确保交通安全。

优化绿色景观,建立生态廊道。为降低中环高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在对中环桥底空间统筹考虑后:选用喜阴、对环境要求低、对混凝土桥柱结构破坏小的攀爬类植物美化桥体;筛选植物品种,形成四季景色分明的景观;规划灯光照明系统,美化城市夜景,将中环高架改造成既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有益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新景观。

区域辐射,带动发展。作为昆山首条快速路,中环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汽车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的冲击。根据中环智慧交通系统采集的老城区前进路、长江路等主要道路交通流量数据变化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环快速路开通后核心区大面积干线路网交通流量得到降低,萧林路、马鞍山路、柏庐路、等主要交通干道交通量降低了10%以上,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中环的建设不仅搭建了昆山城市发展框架,而且对于缓解昆山城区交通压力、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各区镇间的快速联系、推动中心城区空间合理布局和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昆山从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发展转变的里程碑。作为全国县级市首个开通的中环快速路,极大提升了昆山市城市形象和品牌宣传,中环快速路也是昆山首个获得鲁班奖的交通工程,在国内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环快速路带动沿线地价升值效果明显。建设中环快速路不仅仅是增加一条快速环线,其发挥的作用将辐射至环线以外更远的区域和范围,从而带动了昆山的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和民生改善

加速苏昆一体化。我集团公司有望在2018年前对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即昆山中环对接苏州中环连接线工程进行开工建设。该项目西起阳澄湖大桥,东至中环南线台虹路预留接口处,实现昆山中环与苏州中环的对接,进一步缩短苏昆行车时间,达到苏昆高架桥一体化。

 


苏公网安备32058302003588    苏ICP备12031372号 Copyright @ 2012 KTD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山市黄浦江中路189号

技术支持:博维网络-昆山网站制作